TOP

Taiwan Precision Medicine Society

新知分享

由「個人化醫療2017年度報告」看精準醫療進展

發佈日期:2017-03-20

長庚大學教授 林口長庚醫院婦產部 王子豪醫師

儘管臨床醫師每天的業務操作,都是根據病人不同的體質來調整治療,例如根據不同血型來給予輸血,依照體重來調整劑量等等,但是「個人化醫療」 (personalized medicine) 這個新潮名詞,是1999年由兩位華爾街日報的記者- Langreth and Waldholz所首度提出(下圖),這個觀點的再度強調,獲得醫療界廣大的認同,因此個人化醫療聯盟 (Personalized Medicine Coalition)就於2004年成立,致力於利用分子分析來獲得每位病人的最佳預後,並同時希望降低醫療成本。


雖然在生物醫學界中,常把「個人化醫學」和「精準醫學」混著互用;事實上精準醫學涵蓋更大的範疇(下圖)。(參見本學會「新知分享」2017-2-2精準醫學的範疇)


儘管「精準醫學」的涵蓋範圍比「個人化醫療」大很多;實務上,我們仍可以把個人化醫療看作是精準醫學的醫療實踐。因此,「個人化醫療聯盟的2017年度報告」相當值得關注。在這份報告中,第一個值得我們省思的現實是:在各種疾病中,無效藥物的比例高達38%到75% (下圖1)。

 

還好,隨著我們對疾病的分子機制更加了解,我們可以大幅改善投藥無效的困境。例如,在下列各種癌症中,可以找到不同比例的基因突變,而可針對這些基因異常投予有效的標標治療藥物(下圖2)


所以,我們逐漸可以根據不同病人的體質和不同疾病的分子機制,對特定的病人投予正確的藥物,而獲得最佳的療效(下圖)。


而我們可以用於個人化醫療的工具也越來越多,例如個人化藥物,就是在仿單上註名有特異生物標記為適應症的藥品,從2008年的5個藥物,攀升到2016年的132個藥物(下圖4)。而市場上也已有65,000多種基因檢測方法(下圖5)。

 


在2015年,這些需要有搭配診斷試劑(companion diagnostics,CDx)來使用的標靶治療藥物,估計高達250億美元 (下圖6)


各大生技藥廠投資於個人化醫療的經費,在過去五年都已經倍增,在未來五年預計將會再增加33%的投資(下圖7)。


全球在經濟領導所有人類活動的實況下,由個人化醫療的亮眼表現,我們可以窺視精準醫療的強勢走向。有關於其他精準醫學的市場估計,可參閱本學會「新知分享」2017年1月13日刊登的:全球精準醫學市場

資料來源:http://www.personalizedmedicinecoalition.org/Userfiles/PMC-Corporate/file/The-Personalized-Medicine-Report1.pdf